本次问答由刘冰玉老师解答


【我想提问?】


孩子今年四岁,她爸比较忙,很少回家,我辞了工作做专职妈妈,我爸妈也帮我带孩子,对孩子的照顾可以称得上是无微不至。


母乳喂养到八个月之后打算断奶,本以为换了奶粉之后孩子会哭闹,没想到她一丁点断奶焦虑都没有,嘬着奶瓶喝得可开心了,再也没有找过妈妈的乳房。


两岁半第一次送她去上幼儿园,别人家的孩子都抱着父母的腿舍不得离开,只有她特别淡定。我问她,别的孩子都哭了,你为什么不哭呢?她仿佛被我点醒了一样,哭了起来。根据幼儿园老师的描述,我走了之后她就不哭了,一会儿摆弄幼儿园里的玩具,一会儿主动和老师同学聊天,看不出一丝悲伤。


去年年底我爸妈有事要回老家一趟,趁她睡觉的时候走的,没忍心告诉她,没想到她醒来之后表现得很平静,和我的互动很正常,幼儿园老师也说她依旧开朗活泼,仿佛什么都没发现。照顾了她四年的人就这样走了!她居然就跟没事人一样!这真的正常么?后来我问她,姥姥姥爷去哪了?她愣了一下,哭着问我姥姥姥爷在哪里,仿佛就是表演给我看的。


以上三则材料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生活中她面对其它亲戚和小朋友的离开也没有分离焦虑。我怀疑她有心理问题,可是她和别人相处得还可以,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也没有发生过大矛盾。请问我家孩子正常么?需要干预么?


【咨询师回答】


是不是孩子面对分离,不哭不闹就心理问题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尔比的依恋模型里面去找寻一些线索。根据鲍尔比的依恋模型,人分为四种依恋模式,包括安全性,焦虑矛盾型,疏离型和恐惧型。那么,除了安全性以外,其他三种其实是属于相对不健康的依恋模式。我们说人的依恋模式是在两岁的时候建立起来,并且终其一生却影响着一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处,尤其是如何处理他的亲密关系的。


其实在很早和亲人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孩子的一种依恋模式,比如最简单的孩子要读幼儿园了。面对幼儿园有的孩子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安安静静的。比如说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面对亲人离开的时候,可能会情绪变得特别的强烈。这种情况一直到爸爸妈妈来接她以后也不会得到好转。而有些疏离型的孩子可能会特别的安静,回到家里好像也没有任何的情绪,表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那是不是如果孩子不哭不闹,他就是属于疏离型的呢?也不一定,因为安全型的孩子,他也有可能在入园这一刻的时候,会不哭闹,比如他们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拘谨,但渐渐的和自己的同学老师熟悉起来以后,他们也可以自由的交流玩耍。他们甚至可以在爸爸妈妈回来以后,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文中的资料来看,我们这位小朋友虽然他在入园的时候不大哭闹,但是他和自己的爸爸,家长甚至幼儿园的老师,同学还是有互动的。所以我们评估一个孩子,他是否是一个安全的状态,是在于他们和亲人分离以后是否有能力和陌生的人建立连接。就像有的孩子在入园面对着分离焦虑,他会大哭大闹。可是当他适应以后,他也可以很好的和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去进行相处。所以孩子的状态是千千万万的,包括安全型的孩子在入园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不同的。关键的是,我们在观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能力去和别人建立关系进行交流。


在这里,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家长会有疑惑,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和自己的重要抚养者分开的时候不大容易伤心,是不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跟我们大人不亲呢?那也不一定,因为孩子一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婴儿,他确实是很需要抚养者的,因为他没有抚养者,就没有人去照料他的吃喝。可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会慢慢的将自己的抚养者印刻在自己的心里,也就会是在他离开自己的时候,他会觉得心里还是挺踏实的。


因为爸爸妈妈告诉过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怎么做的?或者他可以回忆起来,以往在相类似的情境里面,他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是如何陪她一起去面对这样的情形的,所以因为有了这种心理的依靠,有了这样的经验,他在经历和自己亲人的分离的时候,他可以忍受这种不大舒适的感觉。他可以觉得不用那么慌张、担心、害怕,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他建立起了自己的一种安全感。还有就是亲人长时间稳定的照顾,也会让孩子相信,即便他们短暂的分开,他们是要回来的,所以他心里不会有一种被抛弃的焦虑。


就像孩子在面对断奶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为什么没有那么强烈的不适感呢?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他可以确信,在这个过程中,我即便暂时没有了妈妈的乳房,可是我依然可以获得妈妈很好的爱抚。当我需要的时候,妈妈依然会喂养我,当我需要抱抱的时候,他依然会把我抱起来,所以他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没有那么焦虑


有的时候我们在查看某些心理理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这些理论而对自己的孩子心理发展产生焦虑,因为好像我们的孩子和惯常的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比起所谓的理论,还是带给我们每天的喜怒哀乐的表现,其实是更容易让我们去确定孩子是否心理状态良好的一个依据。因为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笑和哭,看起来更加的真实,可以信赖。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会有各种的担心。这种担心并不是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心理知识不大够,而有的时候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太担心自己因为照顾不到而给他带来伤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焦虑和担忧,才会让我们会有更多对孩子内疚的情绪,也会有更多对他不确定行为的担忧。


所以,当我们在担心孩子的时候,也不妨去回望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是因为自己内心的那份不安,或者对孩子内疚,担心照顾不大好的那份心,造成了我们对于他的种种的顾虑、担心



#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 #

1号通道 《你问我答》第24期|孩子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情况吗?

2号通道 孩子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是正常的情况吗?




#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 #

我们推出《你问我答》的心理问答栏目,有小伙伴们在公众号后面留言提问,我们会选取议题,邀请咨询师进行解答,希望能帮到各位小伙伴,这次没有被回答的小伙伴,我们会放在下一期噢!敬请期待! 每逢周一、三、五更新!